阅 读

公孙龙问于魏牟曰[1]:“龙少学先王之道,长而明仁义之行;合同异,离坚白;然不然,可不可[2];困百家之知[3],穷众口之辩:吾自以为至达已[4]今吾闻庄子之言,汒焉异之[5]。不知论之不及与?知之弗若与[6]?今吾无所开吾喙[7],敢问其方[8]。”公子牟隐机大息,仰天而笑曰:“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[10]?谓东海之鳖曰:‘吾乐与!出跳梁乎井斡之上[11],入休乎缺甃之崖[12]。赴水则接腋持颐[13],蹶泥则没足灭跗[14]。还虫干蟹与科斗[15],莫吾能若也[16]。且夫擅一壑之水[17],而跨踌埳井之乐[16],此亦至矣。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[19],东海之鳖左足未入,而右膝已絷矣[20]于是逡巡而却[21],告之海曰[22]:‘夫千里之远,不足以举其大[23];千仞之高,不足以极其深。禹之时,十年九潦[24],而水弗为加益[25];汤之时,八年七旱,而崖不为加损[26]。夫不为顷久推移[27],不以多少进退者[28],此亦东海之大乐也。夕于是焰井之鼃闻之,适适然惊[29],规规然自失也[30]。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[31],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,是犹使蚊负山,商蚷驰河也[32],必不胜任矣。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,而自适一时之利者,是非焰井之鼃与[33]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[34],无南无北,奭然四解[35],沦于不测[36],无东无西[37],始于玄冥[38],反于大通[39]。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[40],索之以辩[41],是直用管窥天[42],用锥指地也,不亦小乎子往矣!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[43]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[44],直匍匐而归耳[45]。今子不去,将忘子之故[46],失子之业。”公孙龙口呿而不合[47],舌举而不下,乃逸而走[48]。

注 释

[1]公孙龙一一赵人,战国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,著有《公孙龙子》。魏牟:战国时魏国公子,封于中山(今河北省定县),又称为中山公子牟。 [2]合同异四句——这些都是战国名家的诡辩术,这四句是说,否认“同”与“异”的界限,把物质的坚硬和白色两种属性分离开,以不是为是,以不可为可。 [3]知——同“智”。 [4]至达——无所不通。 [5]汒焉——即茫然。汒:同“茫”。 [6]论——议论。这里指口才。 [7]无所开吾喙——无法开口。喙:口。 [8]方一一道,道理。 [9]隐规——凭靠着几案。大息:叹息。大:同“太”。 [10]埳井——浅井。埳:同“坎”,小坑。 [11]跳梁一一跳跃。井幹(hán):井栏。 [12]缺甃之崖——砖头残破的井壁。缺:残破。甃:音zhòu,砖。崖:指井壁。 [13]赴水句——接:承接。持:扶托。颐:面颊。这句是说,跳进水里,水深到达两腋,托起两颊。 [14]蹶泥句——蹶:踏。灭:没过。跗:足背。这句是说,在泥中跳跃,泥深可以没足。 [15]还——音xuán,环顾。虷:音hán,井中赤虫。一说,虷蟹即孑孓。科斗:同“蝌蚪”。 [16]莫吾能若——没有人能像我(这样快活)。 [17]擅——专,独占。 [18]跨踌——昂首蹲立,这里有“盘踞”之意,表示一种得意的神态。跱:同“峙”,直立。一说,“跨跱”作“踟蹰”,“徘徊”解。(见马叙伦《庄子义证》)。 [19]夫子——指东海之鳖。时:时常。 [20]絷一一音zhì,拘,绊住。 [21]逡巡——迟疑不前的样子。却:后退。 [22]告之海一一即“告之以海”。告诉它大海的样子。 [23]举——称,形容。 [24]潦—一同“涝”。 [25]加益——增多。 [26]加损——减少。损:减。 [27]不为顷久推移——不因时间长短而改变。顷:片刻。久:长久。推移:改变口 [28]多少——指来水量的多少。涝则水多,旱则水少。进退:指海水的增损升降。 [29]适适然——惊恐的样子。适适:音tì tì,同“惕惕”。《国语·楚语》:“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。”韦昭注:“惕惕,惧也。” [30]规规然——惊恐羞愧,不知所措的样子。销阅一说,规:同“外门内规”,偷看。《字林》:“外门内规”:倾头门内视也。” [31]且夫句——第一个“知”,同“智”。竟:同“境”,境域,界限。这句是说,智慧不能辨明是非的界限。 [32]商矩(jù)——小虫名,又称“马蚿”,其身体黄黑相间,多足。驰河:渡河。商蚷生于陆地,不能渡河。 [33]且夫三句——极妙之言:指庄子的议论。自适:自足,自乐。一时之利:指在论辩中占上风。是:此。这三句是说,智慧不足以讨论穷极微妙的大道,而满足于一时口辩的小胜,这难道不是焰井之鼃吗? [34]且彼句——彼:指庄子。跐:音cǐ,踩。黄泉:地下泉水,这里指地下。大皇:即“太皇”,指天。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登太皇”高诱注:“太皇,天也”这句是说,庄子讲的道理,上达于天,下通于地,无所不至。 [35]爽然——无碍的样子。奭:音shì,同“释”,消散。四解:四散。此言庄子的学说四通八达,无窒无碍。 [36]沦——入。不测:深不可测的境地。 [37]无东无西——王念孙说:“当作无西无东,……东通为韵。” [38]玄冥—— 幽深黑暗。这里指微妙深奥,不可测度。 [39]反——同“返”。大通:无所不通的境界。 [40]规规然——苦苦追求的样子。成玄英疏:“经营之貌也。”察:肤浅琐屑的观察。 [41]索——求。 [42]直——特,简直。 [43]寿陵——燕国地名。余子:少年。古代未到服役年龄的人称“余子”。一说,指贵族子弟。邯郸:赵国都城。相传赵国人走路姿势很美,因此燕人前去学习。 [44]未得二句——国能:赵国人走路的本领。故行:原来的走法。这两句是说,没能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本领,又忘记了原来的走法。
[45]直匍匐而归——只好爬着回去。直:但,只。 [46]故——与下句“业”互文见义,指原先的技能学业。 [47]呿——音qǖ,口张开的样子。 [48]逸——奔。
  以上为第二段,以埳井之蛙的寓言为喻,说明庄子的学说至高至妙,非其他学派所能企及。

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 网络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