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简介  
  民俗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,主要研究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民间文化现象,探讨民俗事象形成和演变的规律。本课程的内容大 致包括民俗的定义、范围、分类、基本特征、起源、传播、功能等,涉及到民俗学的基本理论、观点、研究方法,以及民俗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区别。使学生能够了解这门学科的性质和学习的意义,初步掌握并正确评价诸如物质生产、物质生活、社会组织、岁时节日、人生礼仪、民间信仰、民间科技、民间口承文学、民间艺术等长期传承的民俗事象,能够发现这些民俗事象背后的文化积淀,并通过调查实践,学习有关“田野作业”的本领。
课程教材  
《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教学用书 民俗学概论》 钟敬文,《民俗学概论》,上海:上海文艺出版社,1998年。 万建中,《民间文学引论》,北京: 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6年。

教学目标  

    掌握民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,并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方法,分析自己熟悉的民俗事象。从宏观上了解民俗特征、本质、形成、发展的规律及其社会功能,同时加深对民俗背后意义的理解,了解民间文化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,激发对民众生活的兴趣和热爱,强化"乡土"、"乡音"之情。


学前准备  

    应该有一些历史、宗教、民族、文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,尤其对自己所在地区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。注意观察和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。用已学过的民俗知识和理论去分析、解释身边的民俗事象。了解和掌握民俗学的一些基本问题:民俗的界定、范围、分类、功能、起源、传播,以及一些具体的民俗事象的演变情况等。


内容提纲  
重点:
  在第一讲“什么是民俗学”和第二讲“民俗的本体特征“,主要了解民俗学学科的性质,发展历史;在第三讲”民俗的种类“,了解这门学科研究对象的范围、不同种类的特征、变异的规律及其对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;第四讲”民俗的文化地位”,重点理解民俗的存在形态;民俗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差异,民俗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差异和联系。第五讲“民俗的功能”,了解民俗是如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。第六讲“民俗的传承”,侧重理解民俗传播的方式、途径。第七讲“民俗的起源“,民俗形成的客观社会原因和主观因素,民俗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。
难点:
  理解民俗学学科的历史和现实意义,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客观现实要求。民俗这一社会文化生活习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,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。民俗文化与上层文化的联系与区别。

第一讲:    
  什么是民俗学。主要让同学们对民俗学有初步的感性认识,内容涉及到民俗学研究的基本问题、主要的学习和研究方法。为了使同学们便于理解,以《菊花与刀》一书为例加以说明。

第二讲

    民俗的本体特征。主要介绍民俗的界定、范围、对象以及内在的特性;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区别重点解决民俗是什么的问题。


第三讲    
    民俗的种类。提供大量的民俗实例,说明民俗就在大家的周围,人们生活在民俗之中。民俗有哪几种类型,每种类型的特点是什么。重点理解民俗具体的生活意义和文化意义。

第四讲    
    民俗的文化地位。对民俗的本质进行更为透彻的理解,主要分析民俗在整个人类文化意识形态中所处的位置。民俗和其他文化意识形态的关系。

第五讲    

    民俗的功能。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、发展极其地位,都取决于起研究对象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。因此,我们必须对民俗的社会功能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。民俗作为其中一个组成部分,它的功能,指它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系统中的位置,它与其他社会控制系统的关系,以及它所发挥的客观效用。


第六讲    

    民俗的传承。民俗的传承,一方面指民俗在时间上的延续,即历时的纵向传播;另一方面指民俗在空间上的伸展和扩张,即横向的传播。在文化意识领域,民俗的传播具有独树一帜的运动形态。


第七讲    
    民俗的起源。中国民俗有着悠久的历史,是应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的,是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上顺乎自然、征服自然、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中自发形成的。它的产生,是与中华民族的人们一定的物质生产水平、生活内容、生活方式、社会心理及自然环境、政治气候相适应的。